39就医助手

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

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是指孕妇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此时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可能导致胎儿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由血液、性接触及垂直传播等途径扩散。当孕妇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时,其血液中的病毒可能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胎儿血液循环,造成感染。这种感染方式称为垂直传播,是导致新生儿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果母亲为慢性HBV感染者,在怀孕期间,由于免疫系统的改变,可能会出现急性发作,引起肝功能异常。

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

这主要是因为母体与胎儿之间的免疫平衡被打破,导致HBV复制活跃。

因此,对于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病毒载量,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

2025-02-03 12:06举报/反馈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同城专科 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