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包括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和消化道传播,但不包括眼结膜传播。
禽流感病毒感染后,病毒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或间接接触受污染物品等方式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导致呼吸道、消化道等多器官受损。当病毒侵入眼部时,由于眼睛与外界相通且存在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因此也容易被感染。禽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发热、咳嗽、喉咙痛、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针对禽流感病毒感染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CRP检测以及PCR核酸检测。
其中,PCR核酸检测是确认是否存在特定基因序列的方法,而CRP检测则用于评估炎症反应水平。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病毒药物如帕拉米韦或奥司他韦进行早期干预。重症患者可能需住院观察并接受氧疗或机械通气支持。
预防禽流感的关键措施包括避免接触活禽及其排泄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此外,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也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