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早期并发症包括疼痛、肿胀、功能障碍,而晚期并发症则有感染、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这些都需要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治疗。
1.疼痛
骨折时骨膜神经受到损伤,导致局部出现持续性的疼痛。疼痛通常发生在受伤部位,可能伴有压痛或触摸时加剧。
2.肿胀
骨折后周围软组织受损,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患处形成肿胀。肿胀一般出现在受伤部位及其周围的软组织中,可伴随热感和触痛。
3.功能障碍
骨折发生后,由于骨骼结构改变,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受限,进而影响肢体的功能。功能障碍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会限制日常活动,如行走、站立等。
4.感染
开放性骨折会导致皮肤完整性破坏,细菌进入伤口并开始繁殖,引发感染。感染常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在骨折部位可能出现脓液排出。
5.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固定不当、营养不良、感染以及患者存在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导致骨折端长时间无法愈合或者愈合缓慢,甚至出现畸形愈合的情况。
针对骨折的早期和晚期并发症,建议进行X线检查以评估骨折情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物理疗法、手术矫正或抗生素治疗。患者应避免自行移动患肢,以免加重损伤,同时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