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黄疸可采取胆汁引流、肝移植、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熊去氧胆酸等方法进行治疗。
1.胆汁引流
通过外引流减轻胆道压力,缓解症状。主要用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时使用。可有效降低胆管内压力和改善肝脏微循环。
2.肝移植
肝移植是将健康的肝脏移植物从供体取出后植入患者体内,以取代受损肝脏的一种手术方式。主要针对晚期肝硬化、遗传代谢性肝病等引起的终末期肝功能衰竭患者。可以恢复患者的肝功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3.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是利用内镜技术在X线监视下将狭窄部位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使胆汁得以顺利流出的一种微创手术。此方法适用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总管结石等疾病导致的胆汁淤积。术后需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出血、穿孔等并发情况。
4.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是在影像学引导下,使用细针经皮肤进入肝脏,插入导丝至胆管处,然后扩张胆管并置入引流管,建立胆汁流出通道的方法。
对于无法耐受手术或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汁引流方式。需定期更换引流袋以防感染发生。
5.熊去氧胆酸
熊去氧胆酸能促进胆盐分泌,并增加胆汁酸池中次级胆酸含量,从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有利于胆石溶解。可用于胆固醇结石及胆汁淤积型黄疸的治疗。服用时应监测肝功能,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阻塞性黄疸患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接受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整,如减少脂肪摄入,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取量,以利胆汁排出。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