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分为四期,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急促、发绀、神志改变,严重时可导致昏迷,需紧急就医。
1.呼吸困难
急性呼吸衰竭时,由于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导致氧气摄入不足和二氧化碳潴留。机体为了获取更多氧气而出现过度呼吸,从而引发呼吸困难。表现为患者感到胸闷、喘息、呼吸费力,严重时可伴有窒息感,通常伴随着呼吸频率增加。
2.急促
当存在急性呼吸衰竭时,会导致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进而影响到正常的气体交换,使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身体处于缺氧状态,因此会出现急促的症状。
患者会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尤其是在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更为明显。
3.发绀
急性呼吸衰竭会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此时体内的还原型血红蛋白增多,就会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皮肤和黏膜呈现青紫色。典型表现为嘴唇、指甲床等末梢部位出现蓝色或青色。
4.神志改变
急性呼吸衰竭会引起脑组织缺氧,导致神经细胞受损,进一步发展为脑水肿,压迫正常脑组织,使颅内压增高,诱发头痛、呕吐等症状,甚至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的情况。主要特征是患者从警觉性下降到嗜睡、昏迷不醒,可能伴随瞳孔大小不一、心率变异性差等现象。
5.昏迷
急性呼吸衰竭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这些因素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脑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脑缺氧,最终可能导致昏迷的发生。患者可能会突然陷入深度睡眠状态,无法被唤醒,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可能伴有瞳孔散大、肌张力减退等情况。
针对急性呼吸衰竭的症状,可以进行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等以评估肺部状况。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机械通气支持等,必要时需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来缓解肺水肿。患者应避免吸烟,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确保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轻呼吸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