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可能导致腹泻、腹胀、肠鸣音亢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建议就医。
1.腹泻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导致肠道内乳糖不能被有效分解和吸收,进而引发渗透性腹泻。腹泻通常发生在小肠末端和结肠,由于未消化的乳糖刺激肠黏膜,使水分和电解质通过受损的肠壁进入肠道。
2.腹胀
当患者出现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时,会导致乳糖不耐受,从而引起腹胀的症状发生。腹胀多见于整个腹部,可能伴有打嗝、嗳气等现象,是由于乳糖在肠道中发酵产生气体所致。
3.肠鸣音亢进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症会造成乳糖不耐受,此时大量乳糖会刺激肠道蠕动增加,进而导致肠鸣音亢进的情况发生。患者可能会听到自己的肠鸣声明显增强,尤其是在饭后或空腹状态下更为明显。
4.恶心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可能导致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缩短,影响胃排空,进而引发恶心感。恶心常伴随食欲减退,但并不一定需要呕吐,可能是由于乳糖不耐受引起的不适反应。
5.呕吐
当患者存在乳糖不耐受的现象时,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进而诱发呕吐的发生。呕吐通常突然发生,且可能伴有腹部绞痛,是身体为了排出不耐受的食物而做出的自我保护反应。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液生化检测以评估电解质平衡,同时可行小肠黏膜活检辅助诊断。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改善症状,日常应注意避免食用含乳糖高的食物,如牛奶、奶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