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炎的病因较多,其中包括外伤、长期劳损、寒冷刺激、睡眠姿势不当、免疫力低下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肌肉和筋膜的微小损伤,进而引发炎症反应。
1.外伤
外伤可能导致软组织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或康复不当,可能会导致肌肉纤维化和瘢痕形成,进而发展为肌筋膜炎。此外,如果患者存在外伤后未得到适当休息的情况,则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炎症因子无法通过血液循环进行代谢,从而出现肌筋膜炎的现象。
2.长期劳损
由于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剧烈运动,容易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若此时得不到充分休息则会引起肌肉疲劳性损伤,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慢性劳损,进一步发展成肌筋膜炎。另外,若患者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如经常熬夜、过度劳累等,则可能诱发肌筋膜炎的发生。
3.寒冷刺激
受到寒冷刺激时,人体为了保持体温稳定,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这使得血液流动减慢并增加组织间的氧气消耗量。当这种应激反应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时,会导致局部组织缺氧和代谢产物积累,从而引发肌筋膜炎。例如,冬季户外活动时不注意保暖,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温度过低,都可能成为诱因之一。
4.睡眠姿势不当
睡眠姿势不当可导致肌肉长时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下,从而影响到局部的血液循环,致使乳酸堆积过多,久而久之就有可能会出现肌筋膜炎。常见的不良睡姿包括枕头过高或过低以及习惯于侧卧位但不使用枕头等。
5.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低下会使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下降,易受细菌、病毒侵袭,这些病原体可能会对肌肉组织造成一定的损害,进而引发肌筋膜炎。此外,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也可能间接促进肌筋膜炎的发展。适当的营养补充剂可以增强免疫力,如维生素C片、复合维生素B片等。
针对肌筋膜炎,建议定期进行物理疗法,如热敷、按摩等,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药物来减轻炎症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