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的初期症状包括贫血、肾功能损害、骨痛、血钙升高、蛋白尿,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血液检查和骨髓活检。
1.贫血
骨髓瘤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进而影响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出现贫血。贫血通常表现为全身无力、疲劳、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呼吸困难。
2.肾功能损害
骨髓瘤细胞产生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可能会沉积在肾脏中,引起肾小管损伤和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肾功能损害。患者可能出现尿量改变、水肿等表现,进一步发展可能伴随有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等问题。
3.骨痛
骨髓瘤细胞会分泌破骨细胞激活因子,刺激成骨细胞产生破骨细胞激活因子,促进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加速骨质破坏,引起骨痛。骨痛常为持续性疼痛,夜间更为明显,常见于腰背、肋骨、下肢等处。
4.血钙升高
由于骨髓瘤细胞分泌的破骨细胞激活因子作用于破骨细胞,使其活性增加,导致骨质溶解加快,钙离子从骨组织中释放入血,引起血钙水平上升。高钙血症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多尿、口渴等症状,长期高钙血症还可能引发肾结石、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5.蛋白尿
骨髓瘤患者的免疫球蛋白轻链随尿液排出体外,这些分子具有一定的分子大小,当其超过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时,就会形成蛋白尿。蛋白尿会导致尿液泡沫增多,长时间存在可能表明肾脏受损。
针对骨髓瘤的初期症状,建议进行血液学检查以评估贫血程度,以及尿液分析和电解质水平检测。治疗措施包括化疗、靶向治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应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早期不适症状。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