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可采取经皮球囊主动脉瓣膜成形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置换术、主动脉瓣切开术、术后药物管理等治疗措施。
1.经皮球囊主动脉瓣膜成形术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膜成形术使用特制球囊通过血管通路到达狭窄部位,扩张瓣膜使其恢复正常大小。
常见药物包括肝素钠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此手术常用于轻至中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旨在改善症状并减少心力衰竭风险。
2.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利用微创技术将人工瓣膜送入心脏内替换病变瓣膜。常用药物为抗血小板药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双嘧达莫片等。该手术适用于无法耐受传统开放手术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
3.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置换术
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在全身麻醉下建立体外循环,在低温保护下移除病变瓣膜并植入人工瓣膜。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例如青霉素V钾片、氨苄西林胶囊等。该手术主要用于严重的或复杂的主动脉瓣疾病,需要完全控制心脏活动以确保安全。
4.主动脉瓣切开术
主动脉瓣切开术是一种介入手术,通过导丝和球囊扩张来增加主动脉瓣开口面积。术后可能需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该手术适合那些因钙化或其他原因导致主动脉瓣严重狭窄但不适合接受生物瓣膜或机械瓣膜置换的患者。
5.术后药物管理
术后药物管理涉及监测并调整术后使用的抗凝药物剂量,以防止血栓形成或出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如口服抗凝药、降脂药等。对于接受了生物瓣膜置换的患者,在术后需要持续服用抗凝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
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案,都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此外,定期复查和适当的运动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于评估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