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出血可能表现为呕血、黑便、腹部绞痛、腹泻、贫血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1.呕血
当患者存在急性肠出血时,由于血液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呕吐和吐血的症状。呕血通常发生在上消化道,如食管、胃或十二指肠。
2.黑便
急性肠出血会引起肠道内血管破裂,血液经过肠道时会与粪便混合形成黑色柏油样大便。排黑便是由下消化道出血引起的,主要见于小肠或大肠病变。
3.腹部绞痛
如果患者的肠壁出现炎症性病灶或者受到外伤,会导致肠壁痉挛收缩,从而引起剧烈疼痛。腹痛可能位于脐周或下腹部,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4.腹泻
急性肠出血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加快,以利于血液凝固,此时可能会伴随有水样便或稀便的情况发生。腹泻多为轻至中度,严重者可伴有水、电解质丢失。
5.贫血
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铁储备减少,影响红细胞的合成,进一步发展为缺铁性贫血。贫血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头晕、心悸等,重症可能出现面色苍白。
针对急性肠出血的症状,可以进行电子结肠镜、血常规、便常规以及便潜血试验等相关检查。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止血、输液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重症需及时手术干预。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保持充足休息,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