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采取水化治疗、碱化尿液、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调节剂、脾脏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1.水化治疗
水化治疗通过增加液体摄入量来稀释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溶血反应。对于轻度溶血性贫血患者有益。重症、有心力衰竭倾向者慎用。
2.碱化尿液
碱化尿液可以降低酸性代谢产物对红细胞的破坏,缓解溶血症状。适用于慢性溶血导致的高胆红素血症。肾功能不全者应谨慎使用。
3.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可抑制免疫系统异常活化,从而减轻溶血。常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急性发作时。长期服用需警惕副作用。
4.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能够调整机体的免疫状态,减少自身抗体产生,改善溶血现象。适合于反复发作或无法耐受激素治疗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5.脾脏切除术
脾脏是免疫细胞聚集的地方,切除后可减少自身抗体对红细胞的破坏。主要针对巨球蛋白血症引起的功能亢进性脾肿大所致之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需个体化制定方案,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睡眠,以减少溶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