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分型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分型

2024-09-26 13:20 举报/反馈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分型包括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侵入人体后可导致肝脏细胞损伤。病毒在体内繁殖复制,引起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导致肝功能异常。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分型重症病例还可能伴随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等现象。

针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通常需进行血清学检测,如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等;此外还可进行肝功能测试,如ALT、AST、ALP水平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病情进展,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常用药物有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核苷类似物以及干扰素α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患者应避免饮酒,保护肝脏,定期监测肝功能,同时建议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以预防病毒感染。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同城专科 网上预约
取消
热门推荐
糖尿病
高血压
不孕不育
性病
腰间盘突出
肝病
妇产科
男科
皮肤科
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