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膜性肠炎是由艰难梭菌毒素引起的肠道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该细菌产生毒素A和B,其中毒素A与结肠上皮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诱导细胞骨架蛋白降解,导致黏膜脱落形成伪膜;而毒素B则通过激活细胞内的MAPK信号通路,增强毒素A的作用。典型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以及血便等。由于艰难梭菌毒素对肠道上皮细胞的破坏,会导致肠道吸收功能下降,进而引发腹泻和水样便;同时,毒素还会刺激肠壁神经纤维,引起腹痛。
诊断伪膜性肠炎通常需要进行大便培养以鉴定艰难梭菌的存在,还可使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来评估肠壁情况。抗生素治疗是关键措施,优选万古霉素口服或静脉注射。此外,调整饮食结构至易于消化吸收,如稀饭、面条等,有助于减轻肠道负担。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食用可能加重腹泻的食物,如高脂肪食物。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