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腹水和肝硬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肝硬化是肝脏病变的终末期表现,而肝腹水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
1、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长期损害肝脏,导致弥漫性纤维化,形成假小叶,进而发展为肝硬化。临床上以肝功能障碍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泻、消瘦等症状;
2、肝腹水:是由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引起的低蛋白血症、门静脉压力增高以及淋巴液生成过多等原因导致的液体在腹腔内积聚的情况。临床上以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等为主要表现。患者常伴有双下肢水肿、尿少、胸水等临床症状;
3、其他: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这两种疾病均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肝脏,并且最终进展至肝硬化。此外,病毒性肝炎也是常见的引起肝硬化的病因之一。
对于已经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在治疗上主要是针对基础病因进行治疗,同时注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轻门脉高压以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出现腹水,则需要限制钠盐摄入量,并使用利尿剂促进体内水分排出体外。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