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就医助手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原因是什么呢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可能由小肠黏膜损伤、感染肠炎、肠道手术后粘连、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胰腺炎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小肠黏膜损伤

小肠黏膜损伤导致乳糖酶活性降低,无法有效分解食物中的乳糖,从而引起乳糖不耐受。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来缓解不适症状。

2.感染性肠炎

感染性肠炎由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侵袭肠道所致,在炎症刺激下会导致小肠绒毛受损,影响乳糖的吸收和利用。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原因是什么呢

针对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肠炎,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蒙脱石散进行止泻处理。

3.肠道手术后粘连

肠道手术后粘连可能会影响小肠的正常蠕动功能,导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碍,进而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对于轻度的肠道粘连,可以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

4.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导致十二指肠黏膜细胞产生更多乳糖酶,促进其向小肠上皮细胞转运,从而使小肠对乳糖的吸收能力下降。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包括抗生素类药物,如克拉霉素胶囊、阿莫西林胶囊以及胶体果胶铋胶囊、奥美拉唑肠溶片等。

5.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时胰腺外分泌功能减低,胰淀粉酶减少,使小肠内未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进入结肠而发酵产气,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复方消化酶胶囊、米曲菌胰酶片等药物以改善症状。

建议关注饮食调整,避免高乳糖食品,若确诊为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应减少或停止摄入含乳糖的食物。必要时,可通过X线钡餐造影、超声波检查或基因检测等进一步评估小肠功能和乳糖代谢能力。

2025-02-17 11:20举报/反馈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同城专科 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