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患者补液速度控制在100-200ml/h,具体速度取决于患者心脏功能状态和液体平衡状态。
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受损,无法有效将血液泵出,导致血液在体内滞留,引起水肿和其他并发症。心力衰竭患者补液速度应控制在100-200ml/h,以避免液体负荷过重,加重心脏负担。因为补液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引起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瓣膜病等,补液速度应控制在50-75ml/h,以减少心脏负担,防止急性肺水肿的发生。
在补液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水肿情况,及时调整补液速度,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