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婴儿出现黄疸时,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嗜睡、食欲减退、呕吐、粪便颜色加深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1.皮肤和巩膜黄染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由于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累导致的。
此时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超过肝脏摄取和处理的能力,进而使未结合胆红素透过毛细胆管进入血液,被运输到皮肤和巩膜,在那里被转化为结合胆红素。皮肤和巩膜会出现黄色色素沉着的现象,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
2.嗜睡
由于胆红素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因此会导致神经功能暂时性紊乱,从而出现嗜睡的症状。主要表现在睡眠时间延长,白天难以唤醒,但是一旦醒来后精神状态良好。
3.食欲减退
如果黄疸的程度比较重,可能会导致肝细胞受损,影响其分泌胆汁的功能,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会引起食欲下降的情况发生。通常表现为婴儿不愿意吃奶或者进食量明显减少,可能伴有体重增长缓慢。
4.呕吐
当新生儿患有黄疸时,若病情较为严重,则会导致胆红素水平急剧上升,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诱发核黄疸的发生。而核黄疸会造成大脑缺氧,致使颅内压增高,引发呕吐的症状。呕吐物可能是绿色或棕色,有时伴随腹泻,呕吐前无恶心感。
5.粪便颜色加深
因为胆红素经过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形成胆绿素,再进一步转变为胆褐色素,这些色素随着大便排出体外,就会使得大便的颜色变深。新生儿的粪便呈墨绿色或棕绿色,且质地较硬,排便次数也有所减少。
针对新生儿黄疸,可以进行血清胆红素浓度测定以评估病情。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来评估肝脏和胆道系统的情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光疗,即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皮肤来帮助消除未结合胆红素。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并遵循医嘱进行必要的治疗。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