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在临床上被称为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结膜组织急性炎症,常见致病菌包括肺炎球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等,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感染,主要表现为眼部红肿、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等。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具有自限性,通常在1-2周内自愈,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局部用药以及全身用药。
一、局部用药:
1、冲洗结膜囊:可使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冲洗结膜囊,冲洗时需翻转眼睑、转动眼球,便于冲洗液流出,避免冲洗液对角膜上皮造成损害;
2、抗生素滴眼液:结膜囊内滴抗生素滴眼液,常用滴眼液有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加替沙星滴眼液等。需注意所有滴眼液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滴眼液中不可添加防腐剂,以免引起眼睛刺激;
3、眼药膏:将眼药膏涂于结膜囊内,按压时即可滴眼药膏,常用药物有氧氟沙星眼膏、妥布霉素眼膏等;
4、眼药水或眼膏充分浸泡:对于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在局部用药的同时还需配合局部冷敷,以缓解症状,为避免交叉感染,还可在结膜囊内滴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
二、全身用药:
1、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可以起到全身抗感染的作用,从而促进疾病恢复;
2、静脉输液:当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症状较严重时,如眼部红肿、疼痛较明显,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口服抗生素,如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等,进行静脉输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