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心肌梗死的防治,主要包括积极预防诱发因素、药物治疗、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调控血压、血糖等,能够降低心肌梗死发病率,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
1、积极预防诱发因素: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平日戒烟戒酒,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熬夜及劳累;
2、药物治疗:积极抗血小板治疗,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聚集。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他汀类降脂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脱落,避免诱发急性心肌梗死。针对心绞痛症状,可遵医嘱服用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等药物治疗;
3、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心肌梗死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密切相关,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当运动等,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症状,对于防治心肌梗死有一定作用;
4、调控血压:血压过高或过低,均有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发作,建议平时将血压维持在稳定水平,即正常范围内,可减少心肌梗死发作。若血压过低,有可能使冠状动脉灌注量减少,诱发心肌缺血,造成心肌梗死;
5、血糖:血糖过高时,可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心肌梗死,建议平时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即达标状态,可减少心肌梗死发作。
心肌梗死发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患者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应及时就医治疗,建议行心肌切片检查,明确梗死范围及程度,并遵医嘱进行冠脉造影,必要时置入支架,或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