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肠胃炎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症状严重时应尽快就医。
1.腹泻
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通常会导致肠道黏膜炎症和损伤,影响食物的吸收和水分平衡调节。这些因素会增加肠壁通透性,进而导致电解质紊乱和渗透压失衡,引发腹泻。
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时习惯频率,且粪便呈水样或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2.腹痛
当胃肠道受到细菌刺激时,会引起局部组织水肿和痉挛,从而产生疼痛感。腹痛可能集中在上腹部、脐周或下腹部,有时可伴有绞痛感。
3.恶心
由于胃肠蠕动异常、胃酸分泌增多以及毒素刺激等因素作用于咽部和食道,使患者出现恶心的感觉。恶心常伴随食欲不振,严重者可能出现干呕或呕吐。
4.呕吐
细菌感染会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肠平滑肌过度收缩,进而引发呕吐反射。呕吐多发生在进食后,但也可能是突然发生的,呕吐物可能包含食物、胆汁或血液。
5.发热
发热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一种防御反应,而细菌感染属于外源性致热源,其产生的内毒素和代谢产物作为致热源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发热。发热通常为低到中度,但有时也可能高达高热状态,还可能伴有出汗、乏力等症状。
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肠胃炎,建议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大便常规和培养等检验项目以评估感染情况。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重症患者需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食用油腻、辛辣食物,确保摄入营养均衡并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