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继发性恶性肿瘤是指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中并继续生长。
骨继发恶性肿瘤是由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细胞经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转移至骨骼而引起的。这些癌细胞在新位置增殖形成肿瘤,通常比原发性肿瘤更具侵袭性和扩散能力。骨继发恶性肿瘤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疼痛可能为持续性钝痛,且程度逐渐加重;肿胀多由肿瘤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可伴有局部皮肤红热;功能障碍取决于受累关节或脊柱区域。
针对骨继发恶性肿瘤的常规检查项目有X线检查、CT扫描、MRI成像以及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等。其中,X线检查可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CT扫描能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MRI成像是无放射性的软组织分辨率高;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及排除其他潜在病因。骨继发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手术切除。放疗适用于缓解疼痛和控制肿瘤进展;化疗采用多种药物联合的方式杀死癌细胞;靶向治疗利用特定分子标志物选择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手术切除是主要手段,旨在移除肿瘤及其周围部分以达到治疗目的。
骨继发恶性肿瘤患者的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此外,还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