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膜炎是由各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毒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体包括肠道病毒、疱疹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常见症状有头疼、发热、精神异常等。
1、症状:患者在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的症状,多数患者起病急骤,首发症状常为发热、剧烈头痛,随后出现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如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可出现听力减退、智力障碍、肢体偏瘫、癫痫等后遗症;
2、检查:除了临床症状以外,患者还常需要进行腰椎穿刺术来检查脑脊液,可见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病理检查脑脊液呈炎性改变,伴少量淋巴细胞。脑脊液培养可见阳性的脑脊液细胞。免疫学检查显示免疫性抗体阳性,有助于诊断;
3、治疗:由于病毒性脑膜炎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因此大部分患者能够自愈,治疗上主要是采取对症治疗,如退热、止痛、降颅压等,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甘露醇注射液等;
4、并发症:若未能及时治疗,或病情较重者,可能会出现脑疝、脑水肿等并发症,引起患者意识障碍、脑疝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因此,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