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就医助手

为什么要肠造瘘

为什么要肠造瘘取决于其病因,如结肠梗阻、慢性结肠穿孔、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巨球蛋白血症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肠道功能障碍或性肠道损伤。通过肠造瘘可以避免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肠功能不全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为什么要肠造瘘

1.结肠梗阻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结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当肠道发生梗阻时,会导致肠腔内压力增高,进而影响到血液供应,引起缺血、坏死甚至穿孔。手术切除病变部位是解决结肠梗阻的有效方法,如回盲部结肠梗阻可采用右半结肠切除术进行治疗。

2.慢性结肠穿孔

慢性结肠穿孔是指结肠壁出现长期存在的小孔道,可能导致肠内容物流出至腹腔。这会引起急性腹膜炎,进一步发展为感染和脓毒症。对于慢性结肠穿孔患者,常需要行结肠部分切除吻合术等手术方式来修复受损的结肠组织。

3.结肠癌

结肠癌通常由结肠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形成,肿瘤生长压迫周围结构,导致肠腔狭窄甚至堵塞。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肠管完全闭塞,从而引起肠梗阻。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例如Hartmann术、次全结肠切除术等,术后可能还需辅助化疗以减少复发风险。

4.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层,反复发作,病程缓慢,易复发难愈。其典型症状为腹泻、黏液便、腹痛和里急后重,严重者可有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维持治疗,能减轻主要为结肠粘膜过度活动的UC的症状。

5.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由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一种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的血液系统疾病,此时会产生大量无功能的IgM,导致高黏滞度状态,使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起肠梗阻。临床常用硼替佐米、环磷酰胺等药物治疗巨球蛋白血症,可以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殖,缓解病情。

建议定期进行大便常规、腹部超声、结肠镜检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同时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高纤维、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2024-11-03 16:06举报/反馈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文章 医院推荐 医院大全 同城专科 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