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膀胱脱垂的症状可能包括尿失禁、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盆腔疼痛,严重时可能伴随尿液渗漏,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尿失禁
女性膀胱脱垂通常由盆底肌肉和韧带松弛导致盆腔器官支持减弱引起。
当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会导致膀胱壁部分或全部向下移位,进而出现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在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发生,由于膀胱下移压迫括约肌,导致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
2.排尿困难
膀胱脱垂可能使膀胱容量减少,导致储尿期排尿困难。此外,还可能是由于神经损伤引起的排尿控制障碍。患者可能会感到排尿费力、尿流变弱或需要用力按压腹部才能排尿。
3.尿频
膀胱脱垂可能导致膀胱敏感性增加,储存少量尿液即可诱发排尿反射,从而引发尿频现象。尿频是指每天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超过正常范围,且伴随尿量减少的情况。
4.尿急
膀胱脱垂会引起膀胱颈位置改变,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感觉过敏,进而引起尿急。尿急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强烈排尿欲望,难以控制,常伴有尿频和尿失禁。
5.盆腔疼痛
膀胱脱垂可导致盆腔组织受到牵拉和炎症反应,引起盆腔疼痛。此外,还可能是由于膀胱颈部受压所致的疼痛。疼痛一般位于耻骨上区域,有时可放射至会阴部或大腿内侧,可能伴有腰痛或腹部不适。
针对女性膀胱脱垂的症状,建议进行盆底肌肉评估、超声波检查以及尿流动力学测试等诊断。治疗措施包括盆底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如抗胆碱药或肉毒素注射,严重情况下可能需手术修复。患者平时应避免过度提重物、注意保持规律的排尿习惯、避免憋尿,以减轻症状并预防病情进展。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