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是一种多原因引起的直肠内壁的急、慢性炎症,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一般分为溃疡性直肠炎、感染性直肠炎、放射性直肠炎等,临床症状常见排便疼痛、腹泻、黏液便、血便、发热、里急后重等。
1、排便疼痛:由于炎症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黏膜损伤,会出现肛门坠胀,排便时疼痛等症状,多为左侧腹部疼痛;
2、腹泻:由于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多为稀便,一般每日3-4次,部分患者会出现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感;
3、黏液便:由于直肠黏膜损伤,导致炎症渗出增加,会出现黏液便,多为血便或黏液与脓性便混合便;
4、血便:当直肠炎病情较为严重时,渗出增多,黏膜破裂、出血,血液随粪便排出,可出现血便;
5、发热:当直肠炎病情较为严重时,炎症刺激机体,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出现发热症状;
6、里急后重:由于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可导致直肠部位出现下坠感,出现想要排便的感觉,但可能并非由于粪便刺激引起,即里急后重。
除上述症状外,当炎症侵犯膀胱时,还会出现尿频、尿痛等症状。当炎症累及骶部引起骶部炎症时,还会出现腰骶部疼痛。若治疗不及时,炎症可上行蔓延,引起输尿管炎、肾盂肾炎等,同时输尿管炎、肾盂肾炎可引起腰痛、全身乏力等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