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皮质缺损指的是骨外表面的骨质连续性中断或缺失。
骨皮质缺损通常由外伤导致,如骨折,也可能是由于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骨组织完整性受损,进而出现缺损。患者可能经历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具体取决于缺损大小和部位。例如,股骨干中部发生较大的横断性骨皮质缺损时,可引起剧烈疼痛、局部软组织肿胀等。
为诊断骨皮质缺损,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X线检查以评估骨骼结构是否完整。此外,磁共振成像(MRI)也可用于观察深层软组织损伤情况。针对骨皮质缺损的治疗方法因个体差异而异,但一般包括物理疗法和手术修复。物理疗法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关节活动度,而手术则可用于修复受损区域。
骨皮质缺损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损伤,影响愈合速度。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