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可能是由食物过敏、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引起的皮肤病变,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
1.食物过敏
当机体摄入致敏食物后,免疫系统错误地将其识别为有害物质并产生过度反应,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起血管扩张和组织水肿。
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进行止痒、缓解不适症状,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2.感染
感染性荨麻疹通常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这些病原体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导致肥大细胞活化并释放炎性介质。针对不同类型的感染,医生可能会开具相应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可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若是病毒感染,则需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
3.遗传因素
由于家族中有人患有荨麻疹,因此个体可能携带相关基因突变,易感性增加。对于遗传性荨麻疹,目前尚无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避免已知诱因来减少发作频率。若发现有诱发因素,应尽量避免接触。
4.环境因素
包括冷热刺激、日光照射等物理因素以及植物花粉、动物毛屑等吸入物,都可能导致机体出现变态反应,从而诱发荨麻疹的发生。荨麻疹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远离已知过敏源,同时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以免受到寒冷刺激而加重病情。
5.系统性疾病
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在疾病状态下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此时容易发生荨麻疹。治疗这类原因引起的荨麻疹需要先治疗原发疾病,比如甲亢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控制病情发展。
建议定期进行皮肤科体检,监测是否有新的过敏原或症状改变。必要时,可进行血液学检查以评估免疫状态,如嗜酸性粒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