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疲劳可能是由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或腰椎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腰肌劳损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或者过度使用腰部肌肉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疼痛和不适。患者可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缓解症状。
2.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导致髓核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当突出物刺激或压迫到周围的神经时,就会出现腰痛、下肢麻木等症状。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若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考虑微创介入治疗如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
3.腰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是指腰椎管内空间减少,导致神经受压,引起腰痛、腿痛等症状。当脊髓受到压迫时,还可能出现排尿障碍、性功能减退等情况。对于无症状者可采取非手术方式管理,如生活方式调整、物理治疗等;而对于有明显症状且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椎板切除减压术。
4.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是指相邻两节腰椎之间的关节发生错位,使上一节腰椎相对于下一节向前滑动。这会导致周围软组织紧张、痉挛,进而引起腰背部酸胀、疼痛等症状。轻度的腰椎滑脱可以通过休息、物理疗法来缓解症状;重度的则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如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5.腰椎骨质疏松症
腰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骼疾病,其特征为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容易骨折。随着病情进展,脊柱负重能力下降,可能导致腰背疼痛。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治疗手段;严重时可遵医嘱服用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磷酸钠片、利塞膦酸钠片等。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还可配合医生进行MRI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新的异常。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久坐久站,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腰部力量,预防腰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