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组获得性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为小血管内微血栓形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系列促发因子过度激活凝血系统,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全身广泛形成微血栓。这些微血栓会阻碍血液流动,进而引起组织缺氧和坏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症状可能包括
出血倾向、发热、呼吸困难以及器官功能障碍等。由于凝血因子被消耗,患者可能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瘀斑,严重时可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此外还可能会有发热、水肿等情况发生。
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D-二聚体检测、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血小板计数等实验室检查,以评估凝血功能是否异常。必要时还可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或肺部CT扫描,以评估器官受损情况。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需个体化制定,可能包括抗纤溶药物如氨甲苯酸,以减少微血管栓塞引起的出血风险,以及补充新鲜冷冻血浆来纠正凝血因子缺乏。对于DIC诱发的器官功能衰竭,可以考虑使用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患者应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或创伤,同时注意监测并预防感染,以减少DIC的风险。饮食上宜选用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