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麻风可导致麻风病菌谱内的细菌出现,如麻风杆菌、结核杆菌、白喉杆菌等,在感染后可以导致麻风病的临床表现。目前临床上对于麻风的防治,主要分为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这两种。
一、预防性疫苗:
1、卡介苗:可预防麻风病的发生,是预防麻风病的重要手段;
2、接种疫苗:儿童、青少年常规进行接种,成人在必要时也可接种;
3、分枝杆菌菌苗:可预防麻风病,常分为皮下注射的疫苗,也可常规应用口服的疫苗。
二、治疗性疫苗:
1、氨苯砜:是治疗麻风病的首选药物,常规剂量有片剂、注射剂等。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2、糖皮质激素:在麻风病的急性期,可遵医嘱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疗程不超过1个月;
3、氯法齐明:为治疗麻风病的首选药物,常规剂量有片剂、胶囊等。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
4、其他:比如氨苯砜片、利福平片、硫酸羟氯喹片等,也可用于治疗麻风病,但因具有肝肾损害的副作用,在使用时应密切监测。
麻风病以一种慢性传染病为主,并没有完全可以预防的疫苗,且发病后病程较长,在确诊后要积极配合治疗,并做好隔离措施,以免传染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