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PV病毒在临床上称为人乳头瘤病毒,可引起皮肤、黏膜出现多种良性乳头状瘤或疣,HPV病毒有好几个,临床上常见的有HPV6型、HPV11型、HPV16型、HPV18型、HPV30型、HPV31型、HPV33型、HPV35型等。
1、HPV6型:属于低危型HPV病毒,可引起尖锐湿疣,多发于外生殖器、肛门周围,也可出现扁平疣、寻常疣、跖疣等症状。女性感染后易患尖锐湿疣,建议及时行手术切除疣体,并进行抗病毒治疗,如遵医嘱应用更昔洛韦胶囊、阿昔洛韦胶囊等药物;
2、HPV11型:属于低危型HPV病毒,可能会引起女性外阴或阴道、宫颈等部位出现灰白色、淡红色丘疹,或出现菜花样赘生物。如果病情进展较快,可能会引起宫颈癌变。建议及时行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或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3、HPV16型:属于高危型HPV病毒,可能会引起女性出现宫颈鳞状上皮癌,建议及时行宫颈锥切术或消融治疗;
4、HPV18型:属于高危型HPV病毒,可能会引起女性出现宫颈癌变,建议及时行子宫颈锥切术或消融治疗;
5、HPV30型:属于HPV病毒的一种分型,可引起女性出现黏膜高危型病变,如HPV16型、HPV18型等,如果病情进展较快,可能会引起宫颈癌变。需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并配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6、HPV31型:此时临床上较为少见,可能引起女性宫颈鳞状上皮癌,建议及时行子宫颈锥切术或消融治疗。
发现机体感染HPV病毒后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期间应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同时应保持皮肤清洁与卫生,避免在不洁性生活后进行性生活。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