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可能伴随恶心、乏力、腹胀、肝区疼痛、黄疸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1.恶心
当肝脏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此时,由于胆汁淤积,可能会出现恶心的症状。恶心通常发生在上腹部,可能伴随食欲不振或其他消化系统不适。
2.乏力
乙型肝炎病毒大量复制后会损伤肝脏细胞,导致其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进而引发全身水肿,使患者感到疲乏无力。
乏力感一般较轻至中度,但可持续存在,活动后尤为明显。
3.腹胀
当肝脏炎症活动活跃时,会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过程,产生气体并引起腹胀。腹胀常出现在右上腹部,可能伴有打嗝、腹泻等症状。
4.肝区疼痛
当肝脏组织发生炎症或坏死时,会引起局部组织张力增加,从而导致肝区疼痛的发生。肝区疼痛多位于右上腹部,可放射至肩背部,有时呈持续性钝痛,也可表现为阵发性加剧。
5.黄疸
当肝细胞因乙型肝炎而受损时,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被摄取、结合和排泌,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形成黄疸。黄疸通常表现为皮肤和眼白部分变黄,尿液颜色加深,可能伴有瘙痒、疲劳等不适症状。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肝功能测试、HBsAg检测以及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肝脏状况。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酯。患者应避免饮酒,保持均衡饮食,定期监测病情变化,确保充足的休息,以减轻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