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引起的腿疼通常伴有疼痛、发热、腿部肿胀、皮肤颜色改变、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尽快就医以评估治疗。
1.疼痛
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骨骼炎症,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和神经,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的腿部疼痛。疼痛通常集中在受感染的骨骼区域,可能伴有跳动性痛感。
2.发热
由于骨髓腔内压增高,刺激骨膜上的交感神经丛,使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从而引起发热的症状。发热常伴随于急性期,且以夜间为甚。
3.腿部肿胀
当发生骨髓炎时,炎症会刺激周围的软组织,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引发腿部肿胀的现象。肿胀多发生在患侧下肢,可呈凹陷性水肿。
4.皮肤颜色改变
骨髓炎会引起皮温升高,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此时红细胞携氧量相对不足,就会导致皮肤呈现红色或紫色。这种变化通常出现在病变区域,尤其是在晚期骨髓炎中更为明显。
5.关节功能障碍
骨髓炎会导致关节面破坏,关节稳定性下降,关节活动时关节面摩擦加剧,进一步加重损伤,最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关节功能障碍表现为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严重者甚至无法正常行走。
针对骨髓炎的诊断,可以进行血液培养、X线检查等。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万古霉素等药物控制感染;必要时需手术引流或清除坏死组织。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