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疲劳、腹胀和肝肿大,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尽快就医。
1.恶心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胃部平滑肌收缩,进而引发恶心的症状。恶心感通常发生于上腹部,可能伴随食欲不振或其他消化系统不适。
2.呕吐
当患者受到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时,会导致肝脏细胞受损,影响胆汁分泌和排泄。此时由于胆汁淤积,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呕吐的现象。
呕吐常发生在进食后,可能是由食物摄入过多导致的消化不良所致。
3.疲劳
戊型肝炎病毒进入体内后,会大量复制并入侵肝脏细胞,使肝脏细胞受损,无法正常发挥其解毒、合成等生理功能,从而使机体处于免疫应答状态,消耗大量的能量,进而引发乏力、疲劳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疾病的早期阶段,且程度因人而异。
4.腹胀
戊型肝炎病毒主要侵犯肝脏,可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引起肝组织纤维化,严重者可形成肝硬化。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当其功能受到影响时,就会导致腹胀的发生。腹胀的感觉通常集中在上腹部,可能伴有腹泻或便秘。
5.肝肿大
戊型肝炎病毒在肝内繁殖生长,导致肝细胞水肿、破坏,肝脏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肝肿大的现象。触诊肝脏时发现肝脏增大,边缘钝圆,质地较硬,有时表面可触及结节。
针对戊型肝炎的症状,可以进行血清学检测,包括抗HEV-IgM和IgG以及ALT水平测定。必要时还可进行肝脏超声检查以评估肝脏状况。对于戊型肝炎的治疗,主要是遵医嘱使用保肝药物,如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饮酒和接触化学物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减少肝脏负担,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