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衰竭的症状包括黄疸、乏力、腹水、意识障碍和消化道出血,这些症状需要紧急医疗干预。
1.黄疸
急性肝衰竭时,肝脏无法正常摄取和处理胆红素,导致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升高,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等部位黄染,伴有尿液变深。
2.乏力
由于肝细胞损伤后合成减少,以及炎症反应引起的代谢紊乱,会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的症状。这种症状通常出现在全身各处,但以肌肉最为明显。
3.腹水
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白蛋白合成不足,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从而造成腹腔积液形成腹水。腹水多发生在腹部中央,但也可能扩散到其他区域。
4.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可能是由急性肝衰竭引起的脑水肿所致,脑水肿是由于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不足而受到损害,导致脑部液体积聚过多所引起的。意识障碍可以表现为从嗜睡到昏迷的不同程度的意识水平下降,常常伴随有认知障碍和行为异常。
5.消化道出血
肝功能衰竭可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使凝血功能障碍,进而引发消化道出血。出血通常发生在上消化道,如胃或十二指肠,但也有可能下移至小肠或其他部位。
针对急性肝衰竭的症状,建议进行肝功能测试、血常规、B超等检查。治疗措施包括支持性治疗,如营养支持和控制并发症,以及肝脏移植手术。患者应避免饮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复查并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