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内膜样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上皮恶性肿瘤,取子宫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术后需要配合放疗、化疗等,防止复发。一般子宫内膜样癌多见于绝经期或者绝经后的女性,常伴有阴道出血、阴道排液、下腹疼痛等症状。
1、原因:子宫内膜样癌可能与雌激素水平高、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不孕等因素有关。而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孕激素长期作用、子宫内膜萎缩、遗传等因素有关;
2、症状:在早期阶段,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排液的症状,常见于绝经后的女性,多表现为月经的延长、月经量增多或减少。如果肿瘤累及宫颈内口,可引起宫腔内积脓,以及阴道排液的症状;
3、检查:通过妇科检查,可发现宫颈口菜花样赘生物。进行妇科彩超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内膜增厚,而且可以观察到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如果肿瘤侵犯到膀胱或直肠黏膜,还可能会引起尿频、尿急、便秘、下肢水肿等症状;
4、治疗:子宫内膜样癌的患者如果能够尽早治疗,通常预后较好。早期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如子宫切除术。在手术后进行病理活检,确诊癌症的性质。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可以采用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此外,子宫内膜样癌容易复发和转移,所以即使经过手术切除,也需要定期复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少熬夜,避免劳累。同时应做好避孕措施,避免意外怀孕而导致人流的发生,有助于预防子宫内膜样癌的复发。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