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胆汁淤积表现为皮肤黄疸、瘙痒、粪便颜色白陶土色、腹部肿胀、呕吐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1.皮肤黄疸
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在皮肤表面积累形成黄色染色。主要表现为巩膜和皮肤变黄,有时可伴有黏膜黄染。
2.瘙痒
胆汁淤积时,胆管内压力增高,刺激神经末梢,进而引发瘙痒感。瘙痒通常发生在皮肤上,但也可能影响其他部位,如肛门、头皮等。
3.粪便颜色白陶土色
当胆汁无法进入小肠时,未被利用的胆盐会随着肠道回流至肝脏,此时会导致胆汁分泌减少。而胆色素经十二指肠下端毛细血管随血流经肝脏时又重新被吸收,经肾脏由尿排出,使尿液呈深褐色,粪便则因胆色素减少,变成白陶土样。大便颜色发生改变,从正常的黄色变为白色或灰白色。
4.腹部肿胀
胆汁淤积可能导致肝细胞受损,引起肝脏炎症反应和水肿,导致腹部肿胀。肿胀通常出现在右上腹,可能伴随压痛或不适感。
5.呕吐
胆汁淤积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消化系统受到刺激,从而出现呕吐的症状。呕吐多为急性发作,可能伴有恶心、腹泻等症状。
针对新生儿胆汁淤积,可以进行血清胆红素测定、肝功能测试等检查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促进胆汁排泄,以及新生儿护理,如轻柔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皮肤、眼白是否发黄,同时关注其饮食情况,避免油腻食物,确保足够休息,以减轻症状并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