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青光眼可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两大类。
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与房水循环途径受阻有关。开角型是由于小梁网功能受损导致房水外流阻力增加;闭角型则与虹膜根部肥厚、前房深度减小等因素引起房角关闭有关。
开角型常表现为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但眼压可能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闭角型会出现急性发作性的剧烈眼痛、畏光流泪、视力骤降等症状。
诊断原发性青光眼通常需要进行眼压测量、视野检查以及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压测量用于评估眼内压力是否异常增高;视野检查可发现中心或周边视野缺损;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能观察到眼部结构改变如视盘水肿等。开角型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眼压,常用药物包括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倍他洛尔滴眼液、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等;对于闭角型,则需激光或手术干预以开放堵塞的房角,如激光小梁成形术或滤过性小梁切除术。
患者应定期监测视力和视野变化,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病情进展。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