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纤维化指数主要用于评估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其数值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存在持续性肝损伤,可能导致肝硬化的发生。肝硬化通常伴随慢性肝炎病史,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可出现乏力、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黄疸、脾肿大、蜘蛛痣等表现。
诊断肝硬化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包括肝功能测试、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分析以及肝纤维化指标测定,如透明质酸酶、层粘连蛋白等。肝硬化的治疗需个体化制定,可能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以及针对并发症的管理。患者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接受治疗。
肝硬化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酒精摄入,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以减轻肝脏负担,延缓疾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