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结核是结核杆菌感染骨骼所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骨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骨骼,在局部形成结核病变。该病属于继发性结核病,主要是由于体内其他部位活动性结核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经淋巴道或血液传播至骨骼所致。骨结核的症状包括低热、夜间盗汗、乏力、体重减轻等全身中毒症状,以及患处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脓肿、窦道形成、脊柱强直等症状。
诊断骨结核通常需要进行X线检查、CT扫描、MRI成像、穿刺活检以及实验室检测如结核菌素试验和血沉率测定。其中,穿刺活检可获取组织样本进行微生物培养和病理学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结核杆菌。骨结核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疗法,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出现严重并发症者,可能需手术干预,如椎体切除术或关节置换术。
骨结核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遵循医嘱完成整个疗程的抗结核治疗,以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