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35℃属于体温偏低的情况,通常不会有太大风险。
体温35℃时,人体处于较低的基础代谢水平,血液循环速度减缓,心脏负担减轻,因此不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过大的压力,一般不会引起不适症状。但长时间的低体温状态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建议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并采取适当措施提高体温,如增加衣物厚度或使用加温设备。
若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疾病,则可能会出现基础代谢率增高的现象,从而导致体温偏高。此时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比如遵医嘱服用甲巯咪唑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正常人的体温在36~37℃之间波动,对于体温35℃的情况,应排除测量误差后考虑低温状态的风险。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温度过低的环境中,以免加重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