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表现为瘙痒、黄疸、疲劳、上腹部不适、胆汁淤积性瘙痒等症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瘙痒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体内胆汁酸代谢异常,胆汁酸水平升高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发瘙痒感。瘙痒通常出现在躯干和四肢,夜间更为明显。
2.黄疸
由于胆汁淤积导致胆红素排泄受阻,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在皮肤表面沉积形成黄染。黄疸可能首先出现在眼白、脸部等处,随后蔓延至全身。
3.疲劳
当肝脏功能受损时,其解毒和代谢能力下降,无法有效地将废物和毒素从身体中清除。这些物质会在体内积累,导致疲劳和其他相关症状。这种疲劳可能伴随着白天犯困、无力等症状,且休息后不能缓解。
4.上腹部不适
由于胆汁淤积引起的胆管扩张和炎症反应,会导致上腹部出现不适感。疼痛可能位于右上腹,有时可放射至肩背部,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5.胆汁淤积性瘙痒
胆汁淤积性瘙痒是由于胆汁酸在体内的累积导致皮肤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瘙痒通常发生在皮肤暴露部位,如手臂、腿部等,且难以通过简单的行为控制。
针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可以进行血清总胆汁酸测定、超声检查等明确诊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例如熊去氧胆酸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建议患者避免摄入高脂肪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减轻症状并促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