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伤口感染可能表现为疼痛、红肿、皮温升高、脓性分泌物渗出以及触痛,如果感染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
1.疼痛
缝合后出现感染时,炎症因子会刺激周围组织和神经,导致局部出现疼痛的症状。疼痛通常位于受伤部位,可能呈持续性或间歇性。
2.红肿
由于炎症反应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血液和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中,引起局部红肿的现象。红肿一般出现在伤口周围,可能伴有热感。
3.皮温升高
当细菌侵入皮肤并繁殖时,会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应答,产生白细胞和其他炎性介质来对抗病原体。这些物质会导致局部发热和发红。皮温升高的情况通常发生在感染区域,可能伴有瘙痒或灼热感。
4.脓性分泌物
感染可能导致坏死组织和白细胞积聚,形成化脓灶,进而引发脓性分泌物。脓液通常从伤口流出,具有恶臭味,颜色为黄色或绿色。
5.触痛
触痛是由于炎症引起的神经敏感性增加所致,在接触伤口时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觉。触痛主要集中在感染部位,有时可扩散至周围区域。
针对上述症状,可以进行体格检查以评估伤口状况,必要时还需要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等明确诊断。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如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肟胶囊等。在恢复期间,应避免过度活动患处,保持伤口干燥清洁,以促进愈合并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