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要警惕牙周炎、牙龈炎、维生素C缺乏症、血液疾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牙龈出血,若出血频繁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牙周炎
牙周炎是由细菌引起的牙周组织炎症,由于局部存在感染灶,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而易引起牙龈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龈红肿、疼痛、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
2.牙龈炎
牙龈炎是发生在牙龈边缘的一种非复杂性口腔黏膜疾病,由局部刺激物如牙菌斑或牙石引发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下,牙龈变得脆弱,容易出血。
常见症状包括牙龈红肿、触痛、刷牙或咬硬物后出血等,长期不治疗可能导致牙龈退缩和牙齿松动。
3.维生素C缺乏症
维生素C缺乏症会影响胶原蛋白合成,影响结缔组织的完整性,使牙龈毛细血管壁变薄,失去正常的抗炎能力,从而导致牙龈出血。除了牙龈出血外,还可能出现皮肤苍白、乏力、易疲劳、伤口愈合缓慢等症状。
4.血液疾病
某些血液疾病如血友病、白血病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导致牙龈自发性出血。此类患者的牙龈出血通常不止于日常活动,可能伴随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倾向,需要紧急医疗干预。
5.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包括血液系统。当狼疮影响到血液成分时,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或凝血障碍,进而引起牙龈出血。除牙龈出血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关节肿胀、脱发等症状,需要风湿科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早期发现并治疗上述潜在疾病,避免因忽视而导致病情进展和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