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可以采取鼻腔填塞、电凝止血、激光止血、鼻内镜下止血、血小板功能增强剂等治疗措施。
1.鼻腔填塞
鼻腔填塞使用可吸收材料如明胶海绵、聚乙烯醇等填充于鼻孔以压迫止血。此方法适用于表浅且易于到达的出血点。
在处理前需清洁鼻腔,并确保患者头部略向前倾以促进血液流出。
2.电凝止血
电凝止血通过高频电流使局部组织凝固达到止血目的;可通过专用设备直接接触出血部位实施。对于位置明确但难以物理接触的出血点有效。执行时需注意控制电流强度以防组织损伤。
3.激光止血
激光止血利用高能量激光照射引起微血管收缩及凝固而止血;通常采用手持式器械对准出血区域。适合处理细小且深部的出血点。操作过程中应保持稳定并对焦以免灼伤周围健康组织。
4.鼻内镜下止血
鼻内镜下止血是在全麻或局麻下,借助内窥镜直视下找到出血点,并进行相应处理的方法。主要针对反复发作或难以定位的顽固性出血。此法具有视野清晰、能发现不易被发现的隐匿性出血源等优点。
5.血小板功能增强剂
血小板功能增强剂能够提高血小板活性,加速凝血过程,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遗传性或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引起的出血。这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
在处理鼻出血期间,应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血压上升导致的再次出血。同时建议采取半坐位姿势,既有利于观察病情变化,也有助于血液回流入心脏,预防晕厥发生。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