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流脓后结痂表明疾病正在好转。
外耳道炎通常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当患者积极接受治疗时,如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氢化可的松新霉素滴耳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感染,促进炎症消退。
随着病情的好转,外耳道内的坏死组织会逐渐被吸收,然后形成结痂的现象,这标志着疾病的恢复。
如果患者在患病期间不注意局部卫生,或者没有及时处理分泌物,则可能导致痂皮过厚或感染加重,此时需要到医院就诊,并配合医生通过手术的方式将耵聍软化后取出。
针对外耳道炎,应避免自行搔抓患处,以免导致痂下感染或损伤,影响愈合。同时还要保持耳部干燥,避免接触水源,以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