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性焦虑是指个体对与亲人或亲密关系的分离表现出过度担忧和恐惧的心理状态。
分离性焦虑源于个体对分离情境的认知加工障碍以及应对策略不足。这种焦虑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早期依恋经历有关。典型表现为持续的、过度的害怕被亲人离开,可能会出现情绪高涨、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生理反应。
诊断分离性焦虑通常需要进行心理评估,如儿童行为评定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等。必要时可配合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等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器质性疾病。治疗分离性焦虑常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对于存在共存抑郁症状者,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如舍曲林、氟西汀等。
面对分离性焦虑,应采取渐进式的方法减少分离带来的不适,同时家人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也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