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易出现潮热、盗汗、情绪波动等症状;若管理不当,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风险。
更年期是女性生殖能力从活跃到衰退过渡的一个阶段,在此期间雌激素水平下降较快,导致身体生理和心理状态发生改变。
低雌激素水平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骨骼健康,从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抑郁症、骨质疏松的风险。心血管疾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骨质疏松则表现为腰背酸痛、身高缩短、驼背等;抑郁症可伴随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劳迟钝等症状。
针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可以进行血压测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对于骨质疏松,则需做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而抑郁症可通过临床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治疗心血管疾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等;改善骨质疏松可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抗抑郁药可用于缓解抑郁症,例如盐酸帕罗西汀片、文拉法辛胶囊等。
进入更年期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如豆制品,有助于缓解症状并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