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期前收缩属于心律失常,可能的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心跳不齐、呼吸困难和疲劳,建议就医进行详细的心脏评估。
1.心悸
心脏期前收缩是指心脏在正常节律的基础上提前发出电信号导致的心脏跳动,这种异常搏动会导致患者感到心跳明显。心悸通常发生在心脏部位,是一种主观感受,即患者会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比平常更快、更强或不规则。
2.胸闷
心脏期前收缩可能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进而引发胸闷的症状。
此外,还可能因为期前收缩诱发了冠状动脉痉挛或者短暂性缺血事件发生,从而出现胸闷的情况。胸闷感一般集中在胸前区域,有时可放射至手臂和颈部,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严重时可能会有压迫或紧绷的感觉。
3.心跳不齐
心脏期前收缩会引起窦房结冲动发放异常,导致心跳节律紊乱,表现为心跳不齐。这种情况多见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心脏传导系统中,患者可能会感受到心跳速度的变化或不规则。
4.呼吸困难
心脏期前收缩若频繁发作,则会导致心排出量下降,此时为了满足机体代谢需要,需增加通气以保证氧气供应,因此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呼吸困难通常发生在胸部区域,患者可能会感到喘息、窒息或呼吸急促。
5.疲劳
由于心脏期前收缩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使血液无法充分地被泵出体外,导致身体各器官组织供氧不足,所以容易感到疲劳。疲劳感可能源于全身各个部位,但往往集中在下肢,且会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加剧。
针对心脏期前收缩的症状,建议进行心电图、Holter监测等常规的心脏评估。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拮抗剂,以及生活方式改变如戒烟限酒、规律运动等。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同时注意饮食健康,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