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髓炎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倦怠、局部疼痛、红肿、触痛,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尽快就医以评估和治疗。
1.发热
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在炎症因子刺激下,机体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此时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导致产热大于散热,从而引起发热。发热通常出现在疾病的急性期,可能伴有出汗不畅、口渴等症状。
2.倦怠
骨髓炎患者由于存在感染灶,身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对抗病原体,同时炎症反应会导致身体不适和疲劳感。此外,睡眠障碍也可能加剧这种疲劳感。
倦怠感普遍存在于骨髓炎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影响其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3.局部疼痛
骨髓炎会引起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和水肿,这些病变可直接刺激神经末梢,产生持续性的钝痛或锐痛。疼痛通常位于受累骨骼处,可能呈间歇性或持续性,有时夜间更为明显。
4.红肿
当炎症扩散至软组织时,可能会引发局部血管扩张和血流量增加,进而导致皮肤发红并伴随肿胀。红肿现象常发生在骨髓炎的炎症区域,可能伴有温度升高和皮肤光泽改变。
5.触痛
触痛是由于炎症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而产生的敏感反应,这可能导致轻微触摸即可诱发剧烈疼痛。触痛通常集中在患处,但并非所有骨髓炎患者都会出现此症状。
针对骨髓炎的诊断,可以进行血液培养、X线检查等以评估感染情况。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万古霉素、头孢曲松钠等,必要时需手术引流或清除坏死组织。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宜选用富含营养且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瘦肉粥、蔬菜泥等。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